政策信息
当前位置 > 乐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解决方案 > 政策信息 

2020年1月6日,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回天地区2020年计划实施91个项目,其中续建61项,聚焦交通、教育等民生相关问题,一批学校、幼儿园开工建设,可提供学位2550个。另外,为吸引人才、支持未来科学城发展,昌平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类海外”发展环境。


教育 今年回天地区可提供学位2550个


昌平区区长王合生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回天地区2020年计划实施91个项目,其中续建61项。


交通方面,预计2020年7月,天通苑北交通枢纽完成枢纽内进入地铁的自动售检票设备安装就位,并投入使用。林萃路也有望于2020年实现贯通。


教育方面,2020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二期工程、回龙观育新学校实验楼、龙城配套小学等项目将实施。目前,领秀慧谷小区西侧、北四村配套、和谐家园和华龙苑南里、北店嘉园等一批学校、幼儿园开工建设,回天地区可提供学位2550个。


据了解,2019年9月,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天通苑校区和紫金新干线小区配套学校人大附中迎来首批学生,两所学校共增加学位2040个。天通苑地区10所幼儿园在去年转型为普惠幼儿园。


此外,王合生还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利用天通中苑回购闲置房产,进一步补足医疗、商业、停车等功能,培育高品质创业孵化器,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常态化开展“回天秩序”专项整治,推动治理面向北七家、沙河等地区延伸,进一步改善城乡接合部面貌。


人才 未来科学城将提供“类海外”发展环境


根据规划,未来科学城将构建“两区一心”的空间格局。东区以央企研究院为主,西区重点布局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主。


王合生昨日作政府工作报告详述了科学城规划,即东区为“能源谷”,聚焦能源,包括新能源、先进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具有先导性的细分领域;西区则为“生命谷”,提出“管委会+运营公司+开发企业”工作机制。


针对未来科学城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沙河高教园2020年的发展,工作报告明确,以高校为依托,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配套功能建设方面,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营造“类海外”发展环境。比如,改善产业园区生活和商务配套环境,完善人才落户、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等。


具体来看,未来科学城东区一期到2020年将建成7.88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及79.97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宇;年内或将实现400套人才公租房具备入住条件。


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子女教育问题方面,2020年,未来科学城公立学校二期中小学将完工;沙河高教园区第二小学和第二幼儿园也有望于2020年9月开学投用。


生态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1.8万亩


王合生指出,2020年昌平将突出抓好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尽快完成剩余平原村改造任务。强化道路、工地、裸地扬尘控制,加大重型柴油车管控、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和餐饮油烟整治力度,把降尘量控制在每月6吨/平方公里以内。


同时,将建设完成47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系统及42公里的绿道慢行系统等,继续固底生态。


“上风上水的生态本底”是昌平区的显著特色。王合生提出,2020年,昌平区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造林绿化工程1.8万亩,留白增绿和战略留白临时绿化404公顷,打造山水相连、林城相依、蓝绿交织的人居环境。


同时,围绕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和北中轴通风廊道建设,推动绿色空间集中布局。比如,TBD城市休闲公园、霍营公园、贺新公园等一批重要节点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开放,形成联网成片、总面积47平方公里的大尺度、高品质城市生态系统;同步完成十三陵水库-奥森北园绿道建设,串联各大生态节点,形成贯通南北、总长42公里的绿道慢行系统。


新京报网


1543473341119959.png

咨询电话
400-699-7800

咨询邮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质量反馈邮箱
bs-qc@blueseah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