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 乐竞体育(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解决方案 > 行业动态 

41岁的陈(James Chen)曾是中国台湾顶尖芯片制造商的资深工程师,与中国台湾数十万科技工一样,他过去也认为,自己将在新竹科技园度过他整个职业生涯,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导体制造中心之一,驻有400多家企业。


但如今,这已经是陈在广东一家大陆企业工作的第六个年头。陈说,他没有重返中国台湾的计划。业内人士还指出,对许多在大陆的中国台湾科技工来说,“3年在大陆赚到的钱,相当于在中国台湾8年赚到的钱。”


陈目前负责为公司组建自己的团队。他坦言,作出不回中国台湾的决定并不困难。“在大陆,发展空间更大,可期待的东西也多得多。但在台湾,市场一直被大公司占据,因此发展平台可能相对较小。”


目前,没有官方数据显示,有多少台湾人在大陆科技公司工作,但一项被广泛引用的统计数据指出,包括商人、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及其家人在内,约有9%的中国台湾人口生活在大陆,相当于200万人。


尽管对中国台湾科技工来说,“西移”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但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趋势在过去几年变得更加明显。


为减少对外国企业的依赖,大陆方面的举措之一就是加紧吸引像陈这样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半导体为智能手机、军用卫星等产品提供动力。


报道称,大陆在芯片生产方面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台湾企业合作的结果,后者是该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联发科技(MediaTek)、威盛科技(VIA Technologies)、瑞昱(Realtek)和台积电(TSMC)等中国台湾主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芯片制造商,已在大陆设立了工厂或合资企业,并向其派遣了有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中国台湾行业观察员则提出,“人才是芯片产业的发展关键,而中国大陆在从包装到设计的几乎每个方面都面临短缺。”


“与韩国人和日本人相比,来自中国台湾的人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我们说着同一种语言,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并且以勤奋著称。”


所以,大陆企业加大了对中国台湾人才的吸引力度。2017年从只不过中国台湾领先芯片制造商跳槽至一家北京公司的黄(Peter Huang)指出:“我认为我能看到未来,因为如果中国大陆想要制造自己的芯片,变得自力更生,像我这样的人就会有很好的机会。”


而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薪水,被认为是吸引中国台湾资深工程师转战大陆的关键因素。


中国台湾人力资源公司“104人力银行”(104 Job Bank)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台湾芯片行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约为新台币200万元(约合人民币44万),而大陆企业的平均年薪则高达新台币450万元(约合人民币100万)。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3年在大陆赚到的钱,相当于在中国台湾8年赚到的钱。”


确实,对陈来说,这份工作很难拒绝——他获得了薪水更高的高层职位,他还可以每月飞回台湾一次,与他的芯片设计团队和家人见面。他在大陆的雇主也在考虑上市,员工可能有资格获得股份。


“这意味着我的财务状况将会很稳定,”他说。


但黄强调,工资并不是他来北京的主要原因:“我想来,是因为我相信这里会有更多的机会,你可以认识更多的人,这也可以提高我的能力,开阔我的视野。”


观察者网



1543473341119959.png

咨询电话
400-699-7800

咨询邮箱
news@blueseahr.cn

客服质量反馈邮箱
bs-qc@blueseahr.cn